亿诺带您关注资源利用——国内天然气资源浪费局面需改善发布日期:2015/3/17 9:04:22 - 访问量:
如何从根本上化解天然气供需间日益明显的矛盾?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认为,根本上还是要尽快让天然气价格“动”起来。
他认为,中国气“短”的症结不在资源,在于尚未形成合理的天然气定价机制。价格决定供应方有多大意愿进口、开发资源。气价得“动”起来,才会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竞争。随着供应方增多,市场资源才会更丰富。“这是真正的市场机制建立的条件之一。”
2月28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《关于理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通知》,预示着我国天然气市场新时代的到来。按照并轨后的气价,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每立方米降低0.44元,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每立方米提高0.04元。丁国生认为,此次价格调整将为加快天然气利用步伐开辟新的契机。
目前我国利用天然气的方式与成熟的天然气消费市场有着明显差别。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及中东、俄罗斯等产气国家,天然气50%用于发电和民用,其余50%作为工商业所用加热炉、锅炉等采暖设施燃料。在中国,为发挥天然气替代燃煤、节能减排的作用,大量资源被投入到工商业燃料市场。
但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主任华贲认为,简单地把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,不但会造成高能低用,形成极大的浪费,而且单位热值能源价格提高3倍,任何用户都难以承担。“现在燃煤要控制,还要发展城镇化,如果仍沿用传统能源利用方式,能耗增长肯定跟不上。”
一面是节节攀升的需求带来的冬季供气缺口,一面是供应端承受的保供压力,后者如何跟上前者脚步?华贲建议,解决的办法是搞分布式冷热电联供(DES/CCHP)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目前,国内已有数座城市开展了项目试验。2014年,西安西咸新区利用两座离城市较远的燃煤电厂进行冷热电联供,可节省天然气1/3;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以LNG为燃料,可同时满足大学城18平方公里区域内电能、热水、冷水需求。
综合国内已实施的项目情况,DES/CCHP提供冷水、热水服务所获得的能效和经济收益均为发电收益的50%以上。这大大提高了天然气发电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,因此被业界认为是高效利用天然气的重要途径。
华贲认为,如果在工业和建筑物上规模化地应用DES/CCHP,天然气价格将被大幅度提高的能效抵消,成本就会降低。我国天然气产业也会因此获得快速、健康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