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应加热炉对工件淬火时设备功率的估算方法发布日期:2015/5/19 11:36:35 - 访问量:
感应加热炉对工件进行淬火时,同一台设备对不同工件进行淬火时,其采用的功率是不一样的。那么,在对工件进行淬火热处理时,如何估算设备的功率呢?听听亿诺为大家带来的方法吧!
一般情况下,采用经验法估算感应加热所需的功率密度,所谓功率密度就是指加热表面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功率值,其单位是KW/c㎡,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热速度,在一定的电流频率小,功率密度越大,加热越快,时间越短,得到的淬硬层越浅,反之,时间越长,得到的淬硬层深度越深。
相同硬化层深度值可以用不同的功率密度与不同加热时间来达到。较高功率密度与较短加热时间适合于较低电流频率;较低功率密度与较长加热时间适合于较高频率时。前者加热工件表面向心部传导热能少,热效率较高;而后者热传导作用增强,热效率较低。
从节能角度与工件硬化层过渡区不要太厚两个观点出发,表面淬火工件的加热时间最好不超过10s,略长一点也不要超过15s,特殊要求例外。
电源装置的功率取决于工件表面以kW/c㎡为单位计算的功率密度值和一次加热面积。选择功率密度要根据加热表面积及其淬火技术条件而定,电流频率越低,零件直径越小及所要求的硬化层深度越浅,则所需功率密度应越大。
一般情况下,当使用高频或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时,功率密度常用0.6-2.0KW/c㎡。当使用中频感应加热炉时,功率密度用0.8-2.5KW/c㎡。
现代化的数控淬火机床,相当部分已配有能量监控仪,以kW.s控制淬火工的硬化层深度。因此,根据所需kW.s值,先设定加热时间s,再以 (kW.s)/s求出所需kW值来选择所需感应加热电源的额定功率值。